学科建设
联系方式
1671金沙城线路检测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地址: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电话:0594-2215260
网站:/hjysw/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讲座:茶的特征风味与抗肥胖功效研究

2016年12月23日 15:18  点击:[]


主讲人:倪莉

主讲人工作单位: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

时间:201612151430-1600

地点:科学楼东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倪莉博士、教授、博导,20001月获得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学位,2000.1-2002.12011.1-2012.1分别作为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工作2年。现任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福建省食品生物技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功能食品分会、黄酒分会和休闲食品分会理事、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食品添加剂协会理事、中国科协九届委员和福建省科协委员等,受邀为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中外食品技术翻译专家。

主攻食品生物技术、传统食品现代化和功能食品研究方向。近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国家科技部课题2项、省级和校级课题10多项。与企业合作密切,承担国际合作课题3项、国内企业委托开发课题10多项;发表9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等一级以上刊物30多篇;获国家级学会和省级优秀论文奖1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已获授权13项。2006年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年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首届杰出青年奖,是美国食品科技学会认证的食品科学家;曾获评为福建省优秀巾帼发明者、优秀教师等。已有2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进步三等奖。

讲座主要内容:介绍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乌龙茶的主要特征风味;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绿茶、乌龙茶、红茶的控制体重和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结果表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小鼠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以对其体重进行调节和控制,改善血脂、血糖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避免肥胖的发生。

主讲人:倪莉

主讲人工作单位: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

时间:201612151430-1600

地点:科学楼东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倪莉博士、教授、博导,20001月获得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学位,2000.1-2002.12011.1-2012.1分别作为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工作2年。现任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福建省食品生物技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功能食品分会、黄酒分会和休闲食品分会理事、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食品添加剂协会理事、中国科协九届委员和福建省科协委员等,受邀为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中外食品技术翻译专家。

主攻食品生物技术、传统食品现代化和功能食品研究方向。近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科技部课题2项、省级和校级课题10多项。与企业合作密切,承担国际合作课题3项、国内企业委托开发课题10多项;发表9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等一级以上刊物30多篇;获国家级学会和省级优秀论文奖1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已获授权13项。2006年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年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首届杰出青年奖,是美国食品科技学会认证的食品科学家;曾获评为福建省优秀巾帼发明者、优秀教师等。已有2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进步三等奖。

讲座主要内容:介绍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乌龙茶的主要特征风味;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绿茶、乌龙茶、红茶的控制体重和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结果表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小鼠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以对其体重进行调节和控制,改善血脂、血糖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避免肥胖的发生。

上一条:环生学院顺利开展“功能性食品配料研究进展”讲座
下一条:讲座:高端对虾养殖技术新进展

关闭

学院地址: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   邮编:351100   |   学院办公室:2215260   |   教学科研办:2696445      辅导员办公室:2658125  |   院长信箱  |  书记信箱  闽ICP备0094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