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具备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石油化工、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环境、材料、轻工、食品、能源、冶金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工程管理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和化工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等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2、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制图及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4、了解化学化工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化工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5、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等能力。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182
四、主干学科
化学
五、课程体系
(一)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化工工艺方向主要课程: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
高分子方向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
(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无机化学实验A、分析化学实验A、有机化学实验A、物理化学实验A、仪器分析实验A、化工原理实验A、化工制图与CAD、化学化工实验数据处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化工仿真实习、化工工艺方向综合实验、高分子方向综合实验、专业认知实习、工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三)课程体系结构比例表
类别 | 项目、模块 | 总学分 | 总学时 | 课堂授课 学时 | 课内外实践学时 | 学时百分比 |
必修课 | 公共必修课 | 54 | 934 | 850 | 84 | 39.6% | 78.6% |
专业基础必修课 | 48.5 | 778 | 520 | 258 | 32.9% |
专业必修课 | 9 | 144 | 144 |
| 6.1% |
选修课 | 专业方向选修课 | 15 | 240 | 240 |
| 10.2% | 21.4% |
专业任选课 | 8.5 | 136 | 128 | 8 | 5.8% |
公选课 | 8 | 128 | 128 |
| 5.4% |
小计 | 143 | 2360 | 2010 | 350 | 100% |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 31 | 32(周) |
综合素质拓展学分 | 8 |
|
合计 | 182 |
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 | 33.4% |
注: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课内外实践学时/16+集中实践性教学学分+综合素质拓展学分8)/总学分
六、集中实践性教学计划表
实践模块 | 序号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 备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军训模块 | 1 | 511300210 | 军训 | 1 | 2 |
|
|
|
|
|
|
|
|
实习教学 模块 | 1 | 510303310 | 专业认知实习 | 1 |
|
|
| 1 |
|
|
|
|
|
2 | 510300110 | 化工仿真实习 | 1 |
|
|
|
|
|
| 1 |
|
|
3 | 510305110 | 工程实训 | 1 |
|
|
|
|
| (1) |
|
| 暑假 |
4 | 510300280 | 毕业实习 | 8 |
|
|
|
|
|
| 8 |
|
|
实验数据处理模块 | 1 | 510305210 | 化学化工实验数据处理 | 1 |
|
|
|
| 1 |
|
|
|
|
课程设计 模块 | 1 | 510300410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1 |
|
|
|
|
| 1 |
|
|
|
集中实验 模块 | 1 | 510305320 | 专业综合实验(一) | 2 |
|
|
|
| 2 |
|
|
|
|
2 | 510305420 | 专业综合实验(二) | 2 |
|
|
|
|
| 2 |
|
|
|
3 | 510305510 510305610 | 化工工艺方向综合实验 高分子方向综合实验 | 1 |
|
|
|
|
|
| 1 |
|
|
毕业论文(设计) | 1 | 510300700 | 毕业论文(设计) | 12 |
|
|
|
|
|
|
| 12 |
|
合计 | 31 | 2 |
|
| 1 | 3 | 3 | 10 | 12 |
|
七、教学时间总体安排表
学年 | 学期 | 课堂教学 | 集中实践性 教学周数 | 运 动 会 | 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 | 机 动 周 | 学期 周数 | 备注 |
授课 周数 | 考试 周数 |
一 | 1 | 13.5 | 1.5 | 2 | 0.5 | 0.5 | 2 | 20 |
|
2 | 18 | 1.5 |
|
|
| 0.5 | 20 |
|
二 | 3 | 17 | 1.5 |
| 0.5 |
| 1 | 20 |
|
4 | 17 | 1.5 | 1 |
|
| 0.5 | 20 |
|
三 | 5 | 14.5 | 1 | 3 | 0.5 |
| 1 | 20 |
|
6 | 15 | 1.5 | 3 |
|
| 0.5 | 20 |
|
四 | 7 | 7 | 1.5 | 10 | 0.5 |
| 1 | 20 |
|
8 | 0 | 0 | 12 |
| 0.5 | 0.5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