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生学院记者团讯 记者 林可欣】6月9日下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阿尔图纳学院化学系教授朱毅敏莅临我院做“木质素人工单体探针的研发”的学术讲座。我院生物工程专业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从什么是木质素、木质素的研究热点、木质素的嵌入成像等方面展开。
讲座伊始,朱毅敏教授首先讲解了木质素转化为生物能源存在的困难,并指出生物质与预处理过程中必须解决木质素的转化问题。谈及“木质素是什么”的时候,他从木质素单体生物合成研究进程、木质素的氧化偶联聚合介绍了木质素的基本组成。
接着,朱毅敏教授介绍了木质素结构的研究、木质素成像研究、木质素单体与探针、生物模拟聚合、二维核磁共振研究等五个木质素当下研究热点。他说木质素是百变工具箱,利用化学手段引入新的官能团,使其具有新的性质,克服本身的局限性。随后,他用图片的方式展示了“南芥种子及茎部嵌入成像”的模拟研究成果,并说明新生成的木质素具有一定的荧光强度。
讲座结束后,朱毅敏教授针对老师及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表示希望同学们把握学院提供的资源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新闻链接:朱毅敏教授2005-2009年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学系博士后,师从劳拉.凯瑟琳院士,从事糖化学生物学研究工作。2009-2012年,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及美国能源部大湖生物能源研究中心助理科学家,主要从事木质素研究工作。2012年2月晋升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终身科学家。2012年8月起,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阿尔图纳学院化学系教授,兼任美国能源部大湖生物能源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2013年起,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木质纤维素结构和形成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14年至今,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农业和生物工程系生物可再生系统专业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