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生学院记者团讯 记者 杨璟 叶舒婷】 为了让同学们科学的了解关于农药的研究,11月3日,由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组织的“基于碎片的分子设计方法与高选择农药先导物的发现”讲座在科学楼报告厅举行。 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导师郝格非主讲。参与本次讲座的是生物技术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
郝格非导师研究的领域有分子设计方法学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相关的分子机理研究和分子类农药研究。而此次他演讲的主题是围绕农药分子作用机制及设计方法,以及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设计筛选高选择农药先导物植物。郝格非分对碎片药物设计研究进展,农药医药碎片数据库PADFrag的构建和碎片分子设计的应用实例三个内容为我们讲解。
讲座伊始,郝格非向同学们解释了什么是药物选择性,即药物在正常剂量下只对作用靶点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靶点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作用。他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类型药物均存在选择性的问题,而这些药物选择性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随即他又介绍了现有的选择性药物发现途径,以及如何合理设计选择性先导化合物和设计所要考虑的因素。他表示基于药物的碎片设计是一种将随机筛选和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结合的药物发现新方法,将作为一种新颖的药物设计方法越来越受欢迎。
紧接着他又分析了碎片分子设计的优势和挑战以及计算方法。他详细介绍了碎片分子的来源,切割与重组方法和性质分析及化学空间分布,ADFrag碎片分子数据库的功能。
最后郝格非介绍了靶向PPO酶的选择性分子设计,他告诉同学们在实验中他的团队是怎样筛选活性片段和利用策略发现高选择除草剂先导,并测出PPO的活性。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发言提问,同学对农药残留问题对郝格非导师提问,他认真做出回答表示他研究的方向即低残留。
记者对郝格非采访,他表示在实验过程中会经历失败,会有挫折,困难不可怕,关键在于积极找出错误并不断努力改正。他希望现在的大学生们要不断尝试,敢于面对困难。